佛山市政府網在2008.12.09發表了有以下的文章:
“ 北有少林,南有佛山”,這是上個月舉行的“武動佛山·首屆中國武術文化論壇”上喊出的口號。不過,對於佛山武術界人士來說,這已是他們多年來努力的目標。在武術文化論壇上,專家們提出了不少意見,而這些意見其實在佛山武術界人士腦海中形成已久,並逐步實現。在本屆武術文化節上,讠永 春拳走上段位推廣之路;位於李小龍樂園內的李小龍紀念館在武術文化節期間開館,建立武術學院早已納入該樂園的規劃中…… 少林寺的發展模式是目前我國最為成功的武術產業化發展模式,而不少武術專家都對它大力推廣。不過,佛山武術人認為,佛山武術源遠流長,他們有條件、有能力開創一個成功的“佛山模式”。 武術產業化 之佛山現狀 危機與生機並存 佛山自古“窮文富武”的現象折射出功夫與珠三角商業唇齒相依的內核,富庶的千年古鎮成為各門各派生根發芽的最好土壤,讓佛山匯集了眾多的南北武技。 不過,如今的佛山武術卻顯得“今非昔比”。佛山現有150多家武館,不少武館交完每個月的水電房租費只能勉強維持日常運轉。洪拳傳人梁蔭邦自從武館兩個月前被撤後,只能在位於南海區平洲玉器街後自家房子陽臺上做些簡單動作。而作為佛山武術協會的常務副主席,甘家康早年做名錶生意並開了一家武館,但他也對目前的武館經營並不樂觀:“每個月希望能多拉些舞獅子的外活,手下們才有飯吃,在這表演一場每個孩子也只能分到五六十元。” 在目前學費收入不多的現狀下,舞獅子已成為不少武館經費來源的重要渠道。佛山武術協會主席薛棉本說,武術協會下屬有21個武館,都靠舞獅表演略微補貼費用。但獅隊很多,隨便拉幾個會點功夫的青壯小夥,稍微訓練也可組成獅隊。一位武林人士說,更多武館經營慘澹,幾乎難以支撐。 武館的慘澹經營其實也是佛山武術目前發展現狀的一個縮影。已獲得國家承認的武術拳種有130種,在佛山有影響力的拳種則有10來種。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新聞出版和版權科科長鄧光民說,相比國內,走出海外到各國創辦的武館則將佛山功夫發揚光大,讠永 春拳傳人梁挺已在60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支部超過4000家;黃飛鴻之徒孫林祖也將洪拳傳到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東南亞國家。而他在國外考察期間,發現功夫在國外遠比在國內吃香。 然而,功夫在國外吃香,在本地的發展卻顯得慘澹,“來練武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甘家康抬起左胳膊指著肘部關節和指關節處的大片厚繭:“年輕人吃不了苦,我的武館裏學徒不少人來了幾天就沒蹤影了。” 其實,佛山武術人早已意識到,佛山武術要振興,就要實現產業化,而光靠武館這种經營形式單一、落後的方式來推動武術產業發展,並不現實。於是,自從2004年佛山武術文化節成功舉辦之後,佛山武術界嘗試從武術表演,武術旅遊、武術製造業等方面,進行多方位的武術產業開發——組織全國武術功力大賽、國際讠永 春黐手擂臺賽等大型比賽,開闢佛山武術專線遊,舉行蔡李佛、讠永 春等拳派的全球懇親大會,建立黃飛鴻紀念館、李小龍樂園等,開設武術文化論壇讓各地的武林同道各抒己見,提升佛山武術的影響力等。 武術產業化 之民間在行動 交流和集中化 “文化只有交流才能發展,產業只有流通才有商機。面對泰拳、空手道、跆拳道、拳擊在我國的開花結果,我們本土的武術文化也應該在墻內開花和向國外輸出形成產業鏈。”眼看少林寺已經順利走上產業化運作的高速路,佛山精武會會長梁旭輝對於剛剛起步的佛山武術產業化也有自己的見解和打算。 以2007年8月在廣東佛山舉辦的首屆功夫文化佛山博覽會暨世界讠永 春拳仝人佛山懇親大會為例,來自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功夫團體代表,以武會友,通過會展的形式交流功夫文化產業化的經驗和尋根懇親。各國功夫團體的掌門人簽署《2007年世界詠春拳佛山聯合宣言》,確立佛山成為世界詠春拳的中心。這充分說明嶺南功夫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梁旭輝認為,由此看來現在是大力發展嶺南武術產業的好時機,武術文化也是將佛山打造成嶺南文化高地的制高點之一。武術文化產業衍生出來的產品有培訓、影視、比賽、中醫、中餐,以及旅遊等等,足以形成一條規模化的產業鏈。而目前,需要出現一個政府政策支援、市場資本運作和民間社團力量相結合的機構來對武術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 “這個機構既是商業機構也是教育機構,而且它應該是面對高端人群教育機構,因此它不會像國內所有文武學校那樣屬於中等職業學校,現在國內的文武學校通常只是進行基礎教育。我們所說的機構存在的意義並不是像文武學校那樣教學生學武術來尋找職業,而是要求學生學習包括功夫在內的許多嶺南傳統文化(如歷史、中醫、粵語、禮儀等),主要招生對像是海內外的已經具備謀生能力的學生,是為了培養產業化的高級人才而並非僅僅是運動員,因此也不是像國內體育學院那樣的體育專業學校。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家從事嶺南武術文化研究的產業實踐機構。”梁旭輝表示,僅僅是靠開一家武館教幾個徒弟,難以挽救佛山武術的遠憂。從產業的角度來推廣佛山武術,是希望能通過相關影視、保健、運動器材等功夫的衍生品種,帶動人們對功夫的關注與興趣。 據悉,堅持不走“少林舊路”的佛山精武會,對武術產業化已經也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成立武術表演團、精武會的影視工作室、創造武術題材的舞臺劇,並計劃拍攝一部反映佛山讠永 春拳的影視劇。“武術文化要改變在民間自生自滅的生態,首先由民間組織自身制度化、規範化來做強做大,再借助政府的扶持和引入市場資本來運作。而佛山精武體育會走的就是這樣的產業化道路。”梁旭輝有信心將武術產業化做強做大。 武術產業化 之官方意見 複合經營和增強造血 少林寺的發展模式是目前我國最為成功的武術產業化發展模式,而不少武術專家都對它大力推廣。在上個月的武術論壇上,少林模式也一直是被反復提到。對此,無論是佛山市體育局還是佛山市武術協會都認為,少林模式值得肯定,但是佛山與少林寺在歷史、文化上存在差異,所以佛山武術產業化需要走出一條符合自己文化底蘊的發展之路。 “佛山武術根在佛山,名聲在外。所以,要促進佛山武術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首先就必須夯實佛山武術的發展基礎。”佛山市體育局局長楊振富認為佛山武術歷史悠久,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基礎工程同樣需要符合時代的發展:一是要建立健全佛山武術組織機構,充分利用市武術協會、市武術運動發展中心等武術團體和機構為佛山武術發展服務;二是要積極推動武術進學校、進社區工作,創辦武術特色學校、武術網點學校,在學校、社區普及推廣武術運動併為佛山武術發展培養後備人才;三是舉辦好每年的武術文化節等武術文化活動,宣傳佛山武術文化;四是要抓好各級業餘體校的武術項目發展,提高佛山武術的競技水準;五是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各界以各種形式參與武術活動;六是要積極挖掘、打造佛山武術品牌,如“武術之城”、“佛山讠永 春”、“李小龍”、“黃飛鴻”等。 經過這幾年佛山武術人士的不斷嘗試,武術發展產業化的路子已經有初步的思路。“佛山武術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重視和支援,但更要尋求佛山武術發展產業化的路子,推動佛山武術社會化、產業化,為佛山武術發展增強‘造血’功能。”楊振富表示,“李小龍”、“黃飛鴻”是佛山兩大武術品牌,近年來,禪城、南海和順德正著力於打造和包裝這兩個武術品牌,通過紀念館、國際龍獅大賽、大型主題武術公園等形式為實現佛山武術產業化服務。而佛山武術作為佛山一個傳統和標誌性的歷史文化,謀求佛山武術與旅遊、影視、陶瓷、中成藥和粵劇等行業的結合點,也是為武術產業化提速的一個重要措施。目前,佛山擁有“李小龍紀念館”、“黃飛鴻紀念館”、“佛山精武會”、“葉問故居”等大批佛山武術歷史文物資源,為打造佛山成為世界武迷朝聖地打下了基礎。 另外,由於今年武術節的成功舉辦,讓旅美華人、美國洛杉磯南少林武術院院長感慨萬千,並擬回美國後要加強與佛山武術文化的交流,並邀請佛山武術組團赴美國巡迴演出。據悉,楊振富將在明年春節後親自到美國實地考察,如果一切順利,以今年武術文化節開幕式節目為基礎的佛山武術表演團將遠赴美國,進行首次巡美演出。“佛山市武術協會對於組織武術表演團非常期待,因為這是佛山武術向世界展示的好機會。而更重要的是,這臺表演還將融合佛山武術、粵劇、陶文化等為一體,文化價值更高。”佛山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劉永峰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武術需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如少林那樣利用自己特有的文化資源在市場中學會生存和推廣,就是佛山武術需要借鑒的。 ◆各界聲音 佛山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劉永峰:佛山武術門派眾多,而佛山武術運動發展中心在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落成,有利於制定武術的相關技術標準,從理論上對武術給予支援,併為武術編寫教程,以便武術統一推廣和進入中小學課程。而高等學院的理論研究,還有利於從門類眾多的武術中選擇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某些套路拳法,就可成為中國武術推廣的基礎方向。劉永峰還認為,今年武術節上的讠永 春拳段位考核,為武術開闢了一條“群眾路線”。讠永 春拳段位考核以武術段位制的晉級、晉段,來引導青少年逐步進入武術鍛鍊的行列,這樣有利於促進武術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李小龍紀念館館長黃德超:雖然佛山武術在近幾年正在努力營造產業化的氛圍,併為此策劃了不少活動,但是由於各大門派自己缺乏溝通和聯繫,未能形成整體效應。“佛山武術團體眾多,如果不能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視,將其整合利用,佛山武術很難形成一種合力。如果就連在全市都無法形成合作,佛山武術產業化的發展談何容易?”政府重視,已經成為推動佛山武術產業化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所有武術人的心願。
資段資料來至:http://219.130.221.55:82/gate/big5/www.fs.gov.cn/ggly/fswy/ysdt/200812/t20081209_115631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